Monday, July 7, 2025

主祷文的力量远超你的想象

 主祷文——详解!字里行间蕴含的真理!


¹ 引言——主祷文的力量远超乎你的想象。


你是否也是那些背诵主祷文却未曾领悟其真正力量的人?或许你已经背诵过一百遍,或许一千遍。或许你从小在教堂里听到它,睡前或饭前背诵。但你是否曾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要背诵这段祷文?耶稣为什么要赐给我们(他的门徒)这些确切的话语?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日常祷告词,还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如果我告诉你,在这短短几句话中,耶稣揭示了一个作战计划、一种神圣的联系以及开启你生命中神之力量的终极钥匙,你会作何感想?如果我告诉你,这段祷文是一种武器、一种宣言、一种与天堂的直接联系,你会作何感想?主祷文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策略,不仅仅是一种背诵。 这是一个启示。耶稣不仅仅说这是你可以在饭前说的祷告。不。他说你应该这样祷告。这是属灵的争战。这是如何接近上帝的蓝图。一旦你理解了这篇祷告的深度,你就再也不会以同样的方式祷告了。在此,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解释主祷文。你将会明白为什么耶稣要把这个祷告教给他的门徒。而大多数人会完全忽视每个短语背后隐藏的力量。理解这篇主祷文如何改变你与上帝的关系。当你读完这里时,你再也不会只是背诵这篇祷告了。你和我都会带着力量祷告。如果你似乎不理解这篇祷告的深度,不要担心。我们将以一种让你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每个字、每个短语和每个含义的方式为你分解它。从今天起,你的祷告将不再一样。 最后,我们将按照耶稣的意图,用主祷文一起祷告,充分理解它的含义,充分发挥它的力量。你将要学习的内容可能会永远改变你接近上帝的方式。如果你认识某个祷告时感觉与上帝没有联系的人,请把这个分享发给他们。它有助于与更多人分享上帝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与需要学习的人分享。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个信息会如何改变他们的祷告生活。目的是帮助你更深地建立你的信仰,与上帝同行。它旨在以一种简单、清晰且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方式分解经文。我们希望并祈祷,这次学习和我们分享的每一个信息都能唤醒你心灵中的一些东西,唤醒一种强大到无人能动摇的信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进一步加深你的理解。让我们开始吧。


 ² “我们在天上的父”——称神为“父”的力量


如果说主祷文中有一个词可以改变一切,那就是第一个词:父。在剖析了这个祷告的本质——一个作战计划、一个策略、与神力的联系之后,我们能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我们向谁祷告。耶稣本可以说“我们的主”或“我们的君王”。耶稣本可以用“全能者,宇宙的创造者”来开头,但耶稣特意选择说“我们在天上的父”。这并非偶然,而是有意为之。许多人难以与神建立联系,因为他们认为神遥不可及、难以触及、难以取悦。也许你有时也有同样的感受。你相信神,但你真的认识他吗? 当你向上帝祈祷时,你是否感觉像是在试图引起一位可能太忙而无法倾听的全能统治者的注意,还是你像孩子和慈爱的父亲说话一样与他交谈。想一想。如果你是父母,当你的孩子跑向你时,你会作何感想?不是因为他们需要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只是想靠近你。他们爬到你的腿上。他们拥抱你。他们只是想和你在一起。你会拒绝他们吗?你会说“我太忙了。”还是你的心会膨胀,因为这正是你希望你的孩子靠近你的地方。那是上帝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说“我们在天上的父”。对很多人来说,“父亲”这个词很难。也许你尘世的父亲不在家,虐待你,或者不可能取悦你。也许他根本不存在。当你听到“父亲”这个词时,它不会带来安慰。它带来痛苦。但这是事实。 上帝不是那样的。上帝不是有缺陷的不完美人类。上帝不像你尘世的父亲。上帝就是你尘世父亲应该有的样子。敌人想让你相信上帝是遥远的、冷漠的、不感兴趣的。这是最大的欺骗。如果撒旦能让你相信上帝难以接近,那么他就能阻止你体验到这个祷告的力量。但耶稣用两个简单的词“我们在天上的父”粉碎了这个谎言。然后耶稣又加了更深层次的话,“在天上”。

当我们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时,我们同时在宣告两件事。我们是他的儿女。这是一种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习俗。天堂是我们的家。我们不仅仅是在与某种遥远的宇宙力量对话。我们与天上的君王相连。那是我们归属的地方。这就是祈祷不同于仅仅希望或盼望美好事物的原因。当你向上帝祈祷时,你是在与爱你、了解你并已为你安排好计划的那一位交谈。这正是耶稣告诉我们以这种方式开始祈祷的原因。耶稣邀请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当你来到上帝面前时,不要像乞丐一样。你要像儿子一样来到上帝面前。像女儿一样来到上帝面前。因为当你把上帝视为父亲时,你的祈祷方式就会改变。看看耶稣。在福音书中,他称上帝为父超过 150 次。耶稣不仅教我们这么说,他还实践了这一点。 在约翰福音11章41至42节,耶稣在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前,以“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知道你常听我。”开头祷告说:“这就是信心。这就是耶稣希望你与天父建立的关系。当你明白这个真理时,你的祷告将不再一样。你不再像一个希望上帝在听的人那样祷告。你会像一个知道上帝在听的人那样祷告。你不再乞求上帝的关注。你可以安息在你已经拥有它的事实中。这就是力量的来源。所以,下次你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时,不要只是说说而已。要感受它们。真心实意地听。要知道这些话真正宣告的是什么。你是他的孩子。天堂是你的家。当你祷告时,如果你称呼上帝——我们的天父——改变了我们接近他的方式,那么你的天父正在聆听。


 ³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理解神的圣洁。

耶稣接下来说的话改变了我们看待神的方式,“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有多少次,你说这些话时,却没有思考它们的实际含义。“尊为圣”这个词不是我们日常对话中使用的词。它的意思是神圣的、庄严的、分别出来。但在这里,耶稣不仅仅是教我们说神的名为圣。他还教我们如何生活得像圣洁的。在整本圣经中,名字不仅仅是标签。它们代表着身份、权威和名声。这就是为什么神的名字如此重要。这是他的本质。在出埃及记第三章中,当摩西问神:“你叫什么名字?”神回答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在那一刻,神不仅仅是给了摩西一个名字来称呼他。神是在宣告他永恒不变的本性。 当耶稣告诉我们祷告“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时,耶稣在提醒我们,我们正在与那位超乎万名之上的神交谈。但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一点。这不仅仅是尊敬地称呼神的名字。而是关于我们如何生活。当我们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时,我们正在宣告神的名为圣。所以我们必须尊他为圣。神的名是神圣的,所以我们的生活必须体现这种神圣性。这才是关键。如果你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但像神一样生活只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优先事项。如果你称他为主,却无视他的命令,你是真心实意的吗?如果你在星期天言语充满赞美,但星期一你的行为却否认他,你是真正尊重他的名吗?你真的尊他的名为圣吗?耶稣不只是在教我们一句话。他在呼召我们过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想一想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 上帝的名字每天都被滥用。在电影、音乐和日常用语中,人们滥用全能者的名字,仿佛它毫无意义。但在圣经中,上帝的名字充满力量。在旧约中,以色列人对上帝的名字怀有深深的敬畏,甚至不愿提及它。当文士们写下 YWHW*(向下滚动)*(上帝的名字)之前,他们会停下来,洗手,拿起一支新笔,只是为了写下它,因为它是如此神圣。但今天,人们不假思索地说出它。有些人甚至嘲笑它。问题是:我们与众不同吗?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真正向世人表明上帝的名字是与众不同的,还是我们随意地对待他。耶稣的名字是有能力的。腓立比书 2 章 9 至 11 节说:“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神。”这就是他名字的能力。它不是普通的。它是神圣的。当耶稣赶鬼时,他是奉他的名赶鬼。 当门徒治愈病人时,他们是奉他的名做的。当我们祈祷时,我们是奉他的名祈祷。所以,当我们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时,我们是做出了承诺。承诺以我们的言语尊他的名为圣。承诺以我们的生活方式彰显他的名。承诺向这个已经忘记其力量的世界揭示他的名。看看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人们不再忽视上帝。最糟糕的情况是他们反对上帝。他的名字正从学校中抹去,从文化中抹去,从公共生活中抹去。敌人知道,如果他能将上帝的名字从人们的生活中抹去,他就能消除对上帝的敬畏。但我们被要求与众不同。所以,当你祈祷时,不要只是说说而已。问问自己:我的生活是否尊上帝的名为圣?我的生活方式是否向世界展示了上帝的真实身份。 因为当你真正理解“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的含义时,你将永远不会再以同样的方式祷告。如果“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的祷告是承诺尊崇神的名,那么耶稣接下来所说的就更加激进了。愿你的国降临。


⁴“愿你的国降临”——邀请神统治地球。

乍一看,这听起来很简单。一种美好的宗教情感。但如果你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你就会意识到这是一场战斗的呐喊。当耶稣告诉我们祷告“愿你的国降临”时,他是在教导我们呼吁权力的彻底转变。一场属灵的接管,因为现实是现在有两个王国在交战:神的国和这个世界的国。问题是你在建立哪一个。这个世界的国很容易看到。它就在我们身边。一个痴迷于权力、金钱、影响力和自我荣耀的世界。 这个系统告诉你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可以做任何让你开心的事情。在这个王国里,真理就是人们想要的任何形式,善被称为恶,恶被称为善。但神的国度有所不同。在神的国度里,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在神的国度里,谦卑的被高举,骄傲的被降卑。在神的国度里,权力不在于统治,而在于仆人的身份。在神的国度里,君王为他的子民而死,而不是要求他们为他而死。这是耶稣告诉我们要祷告的国度。但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一点。神的国度不仅仅是未来的现实。它是我们现在被呼召带到这个世界的东西。当耶稣来到地上时,他不只是传讲天堂。他传讲的是神的国。他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马太福音 4:17 说,从那时起,耶稣开始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标志着他在加利利公开传道的开始。)他赶鬼、治病、赦免罪孽。不仅仅是为了行神迹,而是为了展示神国在行动中的样子。现在我们被召唤去做同样的事情。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实际上并不希望神的国降临。他们想要自己的国降临。他们希望他们的意愿、计划和愿望能够实现。他们想要一个舒适的国度。一个神祝福他们的生活但不会改变他们内心的国度。他们想要一个耶稣存在但他们仍然坐在宝座上的国度。但耶稣没有教我们祷告“愿主保佑我的国”。耶稣教我们祷告“愿你的国降临”。这意味着顺服。这意味着顺服神的旨意,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意志。 这意味着说,上帝,请接管并统治我的生活,我的家,我的城市,这个世界。这意味着战争,因为敌人不希望上帝的王国降临。当你开始带着理解做这个祷告的那一刻,你就成为了黑暗势力的威胁。你在祈求上帝的统治来入侵敌人的领土。你在祈求光明驱逐黑暗。你在祈求一个将推翻撒旦所建立的一切的王国。看看今天的世界。这证明人们选择了错误的王国。分裂、欺骗、腐败,这一切都证明这个世界拒绝了上帝的统治。但耶稣并没有告诉我们坐下来等待天堂。他告诉我们祈求天国降临。问题是,你是否愿意以一种将他的国度带到人间的方式生活。因为祷告“愿你的国降临”不只是言语,而是行动。这意味着你是耶稣的手和脚。这意味着你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坚持真理。这意味着即使文化提倡罪恶,你也要活在公义中。这意味着当世界充满仇恨时,你仍然在爱中行走。所以,当你祷告时,不要只是说说而已。问问自己:我的生活方式是在迎接上帝的国度,还是我只是在此时此地建立我自己的国度。因为当你真正理解“愿你的国降临”的含义时,你将永远不会再以同样的方式祷告。投降吧。 这就是大多数人在祷告时感到挣扎的地方。


⁵ “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完全顺服。


向神祈求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容易,但说“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这句话是主祷文中最有力却也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因为在那一刻,我们不仅仅是在说空话。我们选择相信神的计划,而不是我们自己的计划。我们承认,即使我们不理解,神的道路也更高。想一想。你是否曾如此迫切地祈求某件事,全心全意地相信这是正确的,但神却说“不”。也许你祈求神拯救一段感情,但它最终还是结束了。也许你祈求一份工作,结果却被别人得到了。 也许你祈求医治,但痛苦依然存在。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主祷文的这一部分才变得真实。因为真正的顺服不只是说出那些话。它是关于当上帝的答案与我们想要的不同时,仍然信靠他。耶稣在他生命中最紧张的时刻为我们树立了这样的榜样。在客西马尼园,十字架的重量压在他身上。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背叛、痛苦、羞辱、与天父的分离。耶稣祷告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22:42是一节经文,耶稣向上帝祷告,问是否有可能避免他即将面临的苦难,但最终顺服上帝的旨意,说:“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这一刻凸显了耶稣即使在极度痛苦的时候也顺服并信靠上帝的计划。 那个祷告并不容易。它不是无情的。这是一场战斗。但在那一刻,耶稣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顺服是什么样的。即使这会把他带到十字架上,他也完全信靠天父。这时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是真心祈求上帝的旨意得以实现,还是仅仅希望他按照我们的方式行事。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降服我们的意志很难。这意味着放弃控制。这意味着说,上帝,即使事情没有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发展,我也相信你。这意味着相信上帝的计划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更伟大。看看圣经中的故事。约瑟被卖为奴隶,被诬告,被监禁。他本可以放弃,认为上帝抛弃了他。但他没有。他相信上帝的旨意即使在苦难中也会显现。最后,他成为埃及的二把手,拯救了无数的生命。或者想想保罗。 他曾梦想自由地传播福音,但却发现自己遭到殴打、遇难和被监禁。然而,在这些锁链中,他写下了塑造整个基督教信仰的信件。为什么?因为他为了上帝更伟大的目的放弃了自己的计划。现在让我们把这个问题带到今天。我们有多少次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我们追逐物质,强迫情况发生,或者在生活不如意时感到沮丧。但当我们真诚地向我们的天父上帝祈祷“愿你的旨意成就”时,我们就是把笔递给上帝,说“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写下故事”。真正的平安就在于此。所以,挑战就在这里。下次祷告时,不要只是说说而已。要真心实意地祷告,问问自己:我是否真的足够信靠上帝,愿意将自己的计划交托给他的计划。因为如果我们真心希望他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就必须从我们做起。就在此时此地。


⁶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信靠上帝的供应


耶稣没有说“我们每月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或“我们全年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是有原因的。他说的是“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这不仅仅是关于食物的问题。这关乎对上帝的依赖。这关乎对上帝的信靠。这关乎摆脱没有上帝也能维持生活的幻想。许多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挣扎,因为在这个告诉我们要计划、储蓄和保障未来的世界里,耶稣却告诉我们要日复一日地依靠上帝。想一想。 有多少次你熬夜不眠,担心钱,担心工作,担心如何养家糊口。当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时,焦虑就会悄悄袭来。这就是为什么主祷文的这一部分如此有力。因为耶稣呼召我们转变观念,不再纠结于我们没有的东西,开始信靠那位一直供应我们的主。看看旷野中的以色列人。上帝每天都从天上赐给他们吗哪,但有一个条件。他们只能收集当天所需的量。如果他们试图储存额外的,就会腐烂。为什么。因为上帝在教导他们每天依靠他。上帝在教导他们,他们的供给不是来自他们自己的手,而是来自他。这也是耶稣通过这个祷告教给我们的同样的道理。但让我们面对现实。这很难。这个世界体系中的一切都需要安全。我们想知道我们是否为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做好了准备。 我们想要得到永远不挣扎的保证。然而耶稣告诉我们要祈求日用的饮食,不是因为上帝不希望我们计划。而是因为我们的天父希望我们完全信靠他。而这超越了金钱。那么情感力量呢。我们多少次试图储存足够的平安来度过一周,却发现到星期三就精疲力竭。耶稣说,每天到我这里来,向我祈求你今天所需要的。我会给你力量、智慧、耐心和你所需要的供给,一天一天地。看看耶稣在世上是如何生活的。他没有携带一堆金子。他不担心下一顿饭从哪里来。他完全依靠天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而事实是,当我们开始这样生活,每天信靠上帝而不是囤积资源来获得安全感时,我们就会体验到这个世界无法提供的自由。 因为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在一位信实的供应者手中时,焦虑就会消失。现在,想想今天的文化。实现更多目标的压力,对更多财富的痴迷,对未来的持续担忧,这让人精疲力竭。但耶稣在这里说,放手吧,今天你需要什么就祈求什么。相信我会处理好明天。所以这就是挑战。如果你真的相信上帝会每天为你提供,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你不再害怕未来,开始在当下信靠他。如果你真的把那位喂养以色列人、用乌鸦供养以利亚、使面包和鱼增多的上帝与此刻看着你的上帝一样生活。因为他确实是。所以,下次你用主祷文的这部分来祷告时,不要只是说说而已,要感受它们。让它们打破你对金钱、工作和自身能力的依赖。 因为真正的平安并非来自于把所有事情都弄清楚,而是来自于知道天父必不忘记赐下你所需的一切。如果你相信这一点,那么今天的忧虑就毫无意义。


⁷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自由的钥匙


如果祈求日用的饮食教导我们倚靠神,那么祈求宽恕则教导我们一些同样改变人生的事情。如何挣脱束缚,摆脱内疚,摆脱苦毒,摆脱那些束缚我们过去的枷锁。但正是这一点让这个祷告如此彻底。耶稣不仅仅告诉我们祈求宽恕。他告诉我们要宽恕他人,就像我们渴望被宽恕一样。而这正是大多数人挣扎的地方,因为说“神啊,请宽恕我”很容易。 说“上帝帮助我原谅他们”要困难得多。但耶稣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我们无法忽视。想一想。你是否曾经感到与上帝疏远,但却无法弄清楚原因。也许你在祈祷、阅读圣经,甚至去教堂,但感觉有些不对劲。耶稣就在这里给了我们答案。不宽恕阻止我们体验上帝丰盛的怜悯。它使我们的心变得坚硬,扭曲我们的祈祷,并让我们陷入痛苦的循环中。耶稣在马太福音 6:14-15 中明确表示了这一点,他说,因为如果你们饶恕别人的罪过,你们的天父也会饶恕你们的罪过;但是如果你不原谅别人的罪过,你的天父就不会原谅你的罪过。这是一个可怕的现实。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紧紧抓住怨恨不放,我们就会切断自己与我们迫切需要的宽恕的联系。看看马太福音 18 章中关于无情仆人的寓言。一个人欠国王一笔无法偿还的债务,国王出于仁慈,免除了所有的债务。 但是这个人做了什么?他立刻转过身,拒绝原谅一个欠他一点点钱的人。国王发现后,把这个人关进了监狱,说:“你不应该怜悯你的同伴像我怜悯你一样吗?”这正是我们拒绝原谅时会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已经被宽恕了。还有不可估量的债务,每一个罪,每一个失败,每一个反抗上帝的时刻。然而,我们却常常抓住一些小过错不放。我们说但他们伤害了我,但他们不值得,但他们甚至没有道歉。但是我们值得被宽恕吗?在上帝选择派遣耶稣之前,我们是否已经完全洗净自己来到上帝面前,为每一个罪道歉。记住罗马书5:8告诉我们,当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基督就为我们而死。 罗马书 5:8 说,当我们还是罪人时,基督就为我们而死,以此向我们彰显祂的爱。这节经文强调了上帝之爱的无条件性以及基督教信仰中的赎罪概念。这意味着我们宽恕不是因为别人值得,而是因为我们也不值得。让我们明确一点,这并不意味着假装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可以接受的。这并不意味着允许有毒的人回到你的生活中。这并不意味着忽视痛苦。这意味着释放他们,把他们交给上帝,说:“我拒绝让这种苦毒在我心中扎根。我拒绝让他们的行为控制我的心。”这就是美妙之处。宽恕不仅让他们自由。它还让你自由。研究甚至表明,紧抓着苦毒不放会增加压力,损害你的免疫系统并导致抑郁。同时,那些宽恕的人会体验到更大的平静、更好的健康,甚至更长的寿命。但耶稣早在科学发现之前就知道了这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他将宽恕作为祈祷的核心部分。现在,让我们谈谈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诚实,有时我们才是需要宽恕的人,不仅来自上帝,也来自他人。我们伤害过别人,说了不该说的话,犯过错误。正如我们渴望上帝的怜悯一样,我们也需要谦卑地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和解。那么,问题是:你需要原谅谁?也许是多年前的人,父母,朋友,配偶。也许是你自己,或者你需要请求别人的宽恕。因为耶稣说得很清楚,我们不能把接受上帝的宽恕与给予宽恕分开。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祷告有力,如果我们想要走向真正的自由,我们必须放下苦毒的锁链。所以,当你祈祷主祷文的这一部分时,不要只是说说而已。要真心实意。让它们改变你,如果上帝将一个名字带到你的心中,不要忽视它。 宽恕并非易事,但却是必要的。当你最终卸下那份重担时,你会意识到它不仅束缚着他们,也束缚着你。而上帝从未打算让你那样生活。如果宽恕能将我们从过去的枷锁中释放出来,那么主祷文的下一部分将帮助我们为未来的争战做好准备。


⁸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祷告中的属灵争战


耶稣告诉我们祷告要“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但你有没有想过,上帝为什么要让我们陷入试探呢?有些人难以理解这句话,因为它听起来像是在祈求上帝不要做祂本来可能会做的事情。但耶稣的意思并非如此。圣经说得很清楚。雅各书1:13告诉我们,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那么,为什么耶稣在他的祷告中提到了这一点呢? 因为诱惑是现实存在的。耶稣教导我们要保持灵性警醒。诱惑不是可能存在的,而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就连耶稣自己也在旷野受到撒旦的诱惑。请阅读马太福音第 4 章。虽然诱惑本身不是罪,但屈服于诱惑就是罪。这就是为什么耶稣教导我们如何在投入战斗之前祈求保护。好好想一想。人们常常陷入罪恶、毒瘾和错误的选择。因为他们没有保持警惕。他们没有祈祷抵抗诱惑。他们只是希望自己在那一刻足够坚强。但耶稣教导我们,不要等到诱惑来临才开始战斗。我们祈求上帝指引我们,帮助我们完全避开诱惑,这就是属灵争战的用武之地。因为诱惑不仅仅是人类的弱点。它是一种策略。一种敌人研究我们的手段。他知道我们的模式。我们的弱点是盲点。他不会浪费时间用我们不关心的事情来诱惑我们。他用我们最挣扎的事情来诱惑我们。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告诉我们要每天这样祷告。因为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你的思想、你的纯洁、你的专注、你的正直都在遭受一场战斗。如果没有精神上的保护,你就会手无寸铁地走进敌人的领地。看看彼得。 耶稣被捕前,警告彼得:“撒旦想要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路加福音 22:31-32)耶稣并没有告诉彼得只要坚强。耶稣用祷告保守他。但彼得做了什么?他依靠自己的力量。他无视耶稣的警告,当试探来临时,他三次不认耶稣。但与创世记 39 章中的约瑟形成对比的是,当波提乏的妻子试图引诱他时,他并没有坐在那里等待。他没有试图靠自己的力量抵抗。他逃离了波提乏。他立即避开了试探。这就是跌倒的人和站立得住的人之间的区别。站立得住的人不会在跌倒后才祷告。他们在遇到危险之前就祷告。他们始终领先于攻击。他们祈求上帝不仅赐予抵抗的力量,还赐予避开的智慧。 这里有强大的力量,哥林多前书 10:13 说,神是信实的;他不会让你们受试探过于你们所能受的;但当你受试探的时候,他总会给你们开一条出路。这意味着无论你面对什么,总有一条出路。上帝总会提供一条出路,但我们必须接受它。哥林多前书 10:13 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他不会让你们受试探过于你们所能受的,但总会给你们开一条出路,让你们能忍受得住。这节经文向信徒保证,他们可以在上帝的帮助下抵制诱惑。那么,我们该如何活出主祷文的这一部分呢?首先,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彼得前书 5:8 告诉我们,要谨守、警醒。 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敌人总是在寻找机会。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所以,我们不能漫不经心地生活。其次,我们必须防范我们的影响。诱惑常常通过我们允许进入我们思想的东西而来;通过娱乐、人际关系、谈话。如果你正在与情欲作斗争,却观看不纯洁的色情内容,那么你就正在以你祷告反对的东西为食。如果你祈求耐心,却让自己周围都是有毒的人,这些人让你更难抵抗愤怒。第三,我们必须奔向上帝,而不仅仅是逃离罪恶。太多人试图靠自己的力量抵制诱惑,但关键不仅仅是抵制。它是取代诱惑。 雅各书4:7说,你们要顺服神,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注意这个顺序。首先,顺服神。然后抵挡。你不只是在与罪作斗争,而是要用更强大的力量来充实自己。所以问题是,你只是在对诱惑做出反应,还是在它来临之前就祷告抵挡它。你是否保持灵性警醒,还是正赤手空拳地落入敌人的陷阱?耶稣赐给我们这部分祷告是有原因的。因为诱惑是真实存在的,战斗是真实的。如果我们不做好准备,就会跌倒。但好消息是,上帝已经赐予我们赢得胜利所需的武器。问题是我们是否会使用它们。如果耶稣告诉我们要祷告抵挡诱惑,那么主祷文的下一部分则更进一步,


⁹ “求祢救我们脱离凶恶”——呼求上帝的保护。


求祢救我们脱离凶恶。不仅仅是避免犯罪,而是呼求上帝的大能将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这不仅仅是一个祈求保护的祷告,更是一次宣战。因为邪恶并非一个想法,也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邪恶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我们每天都在战斗。想一想。如果没有必要,耶稣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呢? 如果没有真正的力量试图将我们从上帝身边拉走,他为什么要教我们祈求解脱呢?以弗所书 6:12 说得很清楚,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换句话说,真正的争战不是我们看到的,而是我们看不到的。以弗所书 6:12 说,我们的争战并不是与人争战,乃是与属灵气的势力,包括执政的和管辖这幽暗世界的。这节经文强调了信徒所面临挑战的属灵本质。我们在思想中、在家庭中、在挣扎中所面临的争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问题。它们有属灵的根源,然而我们多少次试图靠自己来打这场仗。我们试图通过意志力克服上瘾。我们试图用逻辑来修复破裂的关系。 我们试图通过积极思考来摆脱抑郁或焦虑。但耶稣更了解。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告诉我们每天这样祷告。因为拯救不是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实现的。拯救是我们呼求上帝时所做的事。看看路加福音 22 章 31-32 节中的彼得。耶稣警告他说:“西门,西门,撒旦想要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注意耶稣说了什么。他没有说:“彼得,再努力一点。”他没有说:“彼得,自己想想办法。”耶稣说:“我已经为你祈祷了。”因为彼得抵挡敌人攻击的唯一方法就是靠着上帝的力量,但彼得仍然试图依靠自己。他告诉耶稣:“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情愿的。”但几个小时后,他三次不认耶稣(鸡叫之前)。 这就是当我们用人力进行属灵争战时所发生的事。我们失败了。但现在将其与出埃及记 14 章中的以色列人进行对比。当他们被困在红海边,法老的军队在他们身后,他们没有武器,没有策略,没有出路。摩西告诉他们,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需要安静。然后发生了什么。上帝分开了红海。他拯救了他们。这就是耶稣在这个祷告中教导我们的。拯救不是我们能做到的。这是我们从上帝那里得到的。当我们呼求他时,上帝就会介入。这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与毒瘾作斗争,你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多的自制力。你需要拯救。与恐惧、焦虑、抑郁作斗争,你不仅仅需要好的建议。你需要神圣的拯救。感觉被困在罪恶的循环中,你不仅需要更加努力。你需要上帝的力量来打破这些锁链。 这就是为什么敌人如此努力地阻止我们祷告,因为他知道当我们呼求上帝的拯救时,锁链就会断裂,堡垒就会倒塌,黑暗就会消失。诗篇 5:1-5 说,“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尊敬我。”这不仅仅是一个好主意。这是一个承诺。那么,我们该如何活出它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每天都需要上帝的力量。拯救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这是对上帝的日常依赖。其次,我们必须停止孤军奋战。耶稣说,当你祷告时,要说“救我们脱离凶恶”,这是有原因的。不仅要拯救我,还要拯救我们,因为我们不应该孤立地战斗。我们需要一个信徒团体,互相代求,互相帮助。第三,我们必须相信上帝已经在为我们动工了。有时拯救是即时的,有时则是一个过程。 但无论如何,上帝是信实的。所以,问题是:你是孤军奋战,还是呼求上帝的拯救?因为你面临的战斗比你自身更强大。但你所侍奉的上帝比敌人的每一次攻击都更强大。当你祷告“救我们脱离凶恶”时,你不仅仅是在说空话。你是在呼求上天的力量为你而战。这改变了一切。如果祈求上帝的拯救就是呼求祂的大能,那么主祷文的最后一句就是对这大能的终极宣告。


¹⁰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宣告胜利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这不仅仅是一句结束语。这是一声战斗的呐喊,是胜利的宣告。它提醒我们,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战斗,上帝都是至高无上的。耶稣并没有教导我们以恐惧、怀疑或不确定来结束这段祷告。他没有说“我希望你能帮助我”或“也许你能掌控一切”。他教导我们以信心来结束这段祷告,“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这是一句确定的宣告。它宣告,无论我们看到什么,无论我们感受到什么,上帝的统治都是永恒的。 这很关键,因为祷告不只是祈求。祷告是使自己保持一致。使我们的心与神的真理相一致。使我们的观点与他的现实相一致,并告诉我们何时结束祷告。在敬拜中,当我们宣告他的权威时,我们就将焦点从我们的问题转移到他的力量上。想想如果你的祷告以这种方式结束,会有多么不同。你不要以“神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束,而是以“因为国度是你的”结束,意思是我无法控制,但你可以。你不要以“主啊,我感到如此软弱”结束,而是以“能力是你的”结束,意思是我可能没有力量,但你有。你不要以“神啊,我害怕即将发生的事情”结束,而是以“荣耀是你的,直到永远”结束,意思是这个世界是暂时的,但你的统治是永恒的。这正是约沙法王在历代志下第 20 章中所做的。当他的敌人步步逼近,看似失败不可避免时,他做了什么。 他祷告。他承认自己没有力量。但他没有惊慌,而是以敬拜结束。犹大全军在战争胜利之前就赞美上帝。然后发生了什么?上帝使他们的敌人反目成仇。犹大甚至不必战斗,因为这场战争从来都不是他们的,而是主的。这就是耶稣关于祷告的教导。祷告不是以我们的乞求而结束。它以我们宣告真理而结束。宣告上帝已经统治。宣告他的力量已经比我们的斗争更强大。宣告无论发生什么,他都拥有最终的胜利。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试图让我们相信上帝无法掌控,黑暗正在获胜,混乱正在统治。但当我们用这些话祷告时,我们反驳了那个谎言。我们提醒我们的灵魂真理:国度是他的,权柄是他的,荣耀永远属于他。 那么,我们该如何活出这一点呢?首先,我们必须学会在每一次祷告结束时怀着信念。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都要宣告上帝的主权。以信心而不是不确定性结束。其次,我们必须记住,胜利并不总是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有时上帝会立即拯救你。有时他会通过这个过程来工作。但无论哪种方式,他都统治着一切。第三,我们必须让这个真理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真的相信“国度、权柄、荣耀都是他的”,那我们为什么还生活在恐惧中。为什么我们犹豫是否要相信。为什么我们会让环境动摇我们。因为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这一点,那么它就会改变一切。当你走进困境时,你不会失败。你知道上帝的国度是不可动摇的。当你面对一场你感觉无法战胜的战斗时,你不会退缩。你会坚定地站稳脚跟,因为你知道上帝的力量更强大。 当世界试图让你相信黑暗正在获胜时,你不会失去希望。你会提醒自己,上帝的荣耀是永恒的。这就是耶稣以这种方式结束祷告的原因。这不仅仅是一句结束语,而是一个宣言。它是战胜一切境遇、一切争战、一切恐惧的最终宣言。“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无论这世上发生什么,无论你在生活中面临什么,上帝都统治着我们,这就是我们祷告的原因。


这个祷告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如果我们理解耶稣的教导,那么这个祷告就不仅仅是我们说说而已。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准则。我们从主祷文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这个祷告不是关于改变上帝的心意,而是关于改变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有多少次在祷告中,仿佛是在试图说服上帝做某事,仿佛我们需要说服他关心我们的需要。 但耶稣并没有给我们劝说的祷告。他给了我们一个一致的祷告。当我们带着理解去祷告时,这个祷告会重塑我们的优先事项,重新聚焦我们的心,让我们重新相信上帝的力量,而不是我们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耶稣没有教他的门徒为他们的王国扩张、他们的旨意实现或他们的成功而祷告。他教他们首先为神的国祷告,首先为他的旨意祷告,为他的存在祷告,因为当我们这样祷告时,我们不再只是祈求上帝改变我们的处境。我们是祈求上帝改变我们。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祷告呢?首先,我们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祷告。祷告不是独白。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对话。我们常常把祷告当作清单。我们说完自己的部分,列出我们的请求,然后继续。但如果我们按照耶稣教导的方式祷告呢?如果我们从承认上帝的存在开始呢?如果我们真正尊他的名为圣呢? 在我们祈求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敬畏他。如果我们花时间聆听,而不是仅仅说说而已,会怎么样呢?其次,我们必须活出我们祷告的内容。如果我们祷告“愿你的旨意成就”,那么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意愿。我们不能祈求上帝的旨意然后又拒绝遵循。我们不能一边祈求日用的饮食,一边还担心明天。我们不能一边心怀怨恨一边祈求宽恕。第三,我们必须让这个祷告塑造我们如何看待当今世界。这个祷告的每一部分都在挑战社会教给我们的思维方式。世界告诉我们要自给自足,耶稣告诉我们要依靠天父。世界告诉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王国,耶稣告诉我们要先寻求神的国。世界告诉我们要要求正义,耶稣告诉我们要宽恕。这就是为什么主祷文如此有力。它不仅仅是言语。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真正地活出它,它将改变一切。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再为自己的事祷告,而是祈求神的国降临,会发生什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再试图控制一切,而是信靠神每日的供应,会发生什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真心原谅他人,就像我们期望神原谅我们一样,会发生什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再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属灵争战,而是呼求神救我们脱离凶恶,会发生什么?这个祷告是一个邀请。一个邀请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生活、思考和信靠的邀请。所以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在按照耶稣教导的方式祷告,还是我们一直在背诵经文却不理解其重要性。因为一旦你理解了,一旦你真正领悟了耶稣教导的深度,你就永远不会再以同样的方式祷告,永远不会再以同样的方式来到神面前。你会意识到主祷文不仅仅是我们重复的东西。因为这是凭信心生活的人的战斗口号。


结论。

 如果主祷文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祷告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它应该是一种武器。一种策略。一条通往天父的生命线。但对我们很多人来说,祷告已经成为例行公事。我们说一些话,因为我们被教导要这样做,却从未意识到它背后的力量。我们从主祷文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祷告不仅仅是说话。这是关于屈服。想一想。耶稣没有给他的门徒一个祷告词让他们简单地重复。他给了他们一个榜样。一个如何祷告的蓝图,这种方式可以改变气氛,使他们的心与上帝的旨意一致,为他们做好属灵的战斗的准备。这个祷告是为了改变我们,而不仅仅是出于义务而背诵。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你只是背诵单词还是真正在用心灵和真理祷告。因为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是有区别的,我们在天上的父。 我们是否真的停下来认识到,我们正在与宇宙的唯一创造者交谈,而他却称我们为他的儿女。当我们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时,我们是真心实意的吗?我们是否真的以我们的生活、言语和思想方式尊崇他的名呢?当我们祈祷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时,我们是真心渴望他的旨意,还是暗自希望他祝福我们的计划。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呢?我们真的相信神今天的旨意吗?还是我们太过于担心明天,以至于没有意识到他现在的供应。当我们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时,我们真的想要这样吗?因为如果我们诚实的话,我们中的一些人仍然心怀怨恨,仍然执着于冒犯,仍然拒绝给予我们迫切需要从神那里得到的同样的怜悯。这些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这是一场战斗的口号。 宣告对上帝的依赖。顺服他的旨意。承诺过不同的生活。让我们把这当成个人的事情。从今天起,你会用不同的方式祷告主祷文的哪一部分?也许对你来说,祈祷是将你的意志降服于上帝,而不是试图控制一切。也许祈祷是学会信靠他提供每日的所需,而不是被对未来的恐惧所吞噬。也许祈祷是呼唤你去宽恕,最终放下长期毒害你灵魂的怨恨。又或许,只是也许,你祈祷生活中最大的转变将发生在你不再将主祷文视为一种仪式的时候。开始带着期待、理解和信心来祈祷,因为一旦你真正领悟了这篇祷文的深度,你将永远不会再以同样的方式祈祷。这就是挑战:不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开始实践它。所以在结束之前,我希望你反思一下。你只是在背诵经文,还是真的在祈祷,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将决定你的祈祷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如果我们从主祷文中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不仅仅是一堆文字。它是一张路线图。一个作战计划。一份依靠上帝的宣言。 现在,我们结束的时候,不仅仅是谈论这个祷告。我们将按照耶稣的旨意,带着能力、理解和信心向上帝祷告。所以,无论你现在身在何处,请停下来,静下心来。让这些话语深入你的内心,不仅进入你的思想,也进入你的灵魂。


最后的祷告——带着能力用主祷文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父,主上帝,我们来到你面前,作为你的儿女,不是孤儿,不是陌生人,而是至高者的儿女。你并不遥远。你并非遥不可及。你是我们的父亲,我们信靠你。主啊,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我们尊崇你。我们宣告你是圣的,你的名超乎万名之上。愿我们的生命反映出你的圣洁。愿我们的言行举止荣耀你的名,而不是羞辱。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父啊,我们降服于自己的意志,但不降服于你的意志。让你的国度统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我们的城市。让你的公义改变我们。我们不只是想为你的国度祈祷。我们要活出它。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主啊,我们今天信靠你,不只是食物,也为一切所需、供给、智慧、力量、平安。教导我们不再沉迷于未来,看看你此刻是如何供应我们的。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人的债。上帝啊,我们祈求你的怜悯。我们犯了罪。我们亏欠了你。但正如你饶恕我们一样,我们现在选择饶恕那些得罪我们的人。即使是那些不值得的人。即使是那些没有道歉的人。我们释放它。我们放手。因为你的饶恕更大。不要让我们遇见诱惑,救我们脱离凶恶。父啊,我们需要你的力量。 仇敌像狮子一样张开船头等待毁灭我们。诱惑无处不在,但我们知道你已经为我们开辟了出路。让我们不至于跌倒。保守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我们的家人。用你的保护遮盖我们。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主啊,无论这世上发生什么,你都统治着。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挣扎,你都在宝座上。我们唯一的希望在你里面。我们只信靠你。我们今天、明天,直到永远,都会赞美你。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我祷告并相信我们已经领受了。阿们。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敞开心扉祷告,你不仅仅是背诵祷告词。你已经激活了它。所以,从现在开始,当你用主祷文祷告时,不要只是说说而已。要真心实意。让它改变你的生命。让它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你的生活方式、你与神同行的方式。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这个祷告不只是为你,也是为了全世界。

愿你蒙福。


No comments: